教师编制的基层探索不妨边走边看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09-13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,济南高新区勇敢地走出了很大的第一步。而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,不仅在“顶层设计”中阔步向前,也在一次又一次主动叩问自身命运的“基层探索”中实现着飞跃和突破。    

  根据《2017年事业单位分类革新实施方案》,全国高校和公立医院都将迎来大变革:保留高校和公立医院事业单位的属性,但是取消其编制。济南高新区这次走在了前面,率先开始在中小学试点:全区34所学校中,有33所学校递交了申请,1700多名教师自愿放弃“编制身份”,纳入济南高新区基础教育集团进行“岗位管理”。

    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“推进教育管评办分离,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”以来,许多地方和学校都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,尤其是编制改革方面也不乏特色和亮点,但大都是局部改革或小范围试点,真正搞出“大动静”的并不多。所以,这次济南高新区的改革确实有着非常意义,媒体甚至称其打响了中国教师编制改革的“第一枪”。

    中国公立学校长期以来的“单位制”和“编制身份”,为稳定教师队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但在有的地方和学校,工资福利待遇差别很小,很难通过绩效工资调动教学积极性,“干多干少一个样、干好干坏一个样”,吃大锅饭的情况依然存在。另外,教师队伍缺乏合理的退出机制,不利于教师整体力量的提升。

    问题都是相似的,困难也都是相似的。正如前面所说,编制一直是难啃的“硬骨头”:取消编制意味着拿掉了后半生衣食无忧的“铁饭碗”,哪个单位要取消一个人的编制,都十分头疼,何况是全区1700多人?所以,真正令人好奇的问题是:济南高新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?

    从目前的报道来看,济南高新区的主要办法是大幅度提高教师当前待遇。“这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老师优绩优酬、多劳多得。而且,无论是工资还是绩效,都是看岗位、看工作量、看完成质量,不和职称挂钩”。从经济学假设来看,每个人都是“经济人”:要不要“铁饭碗”这种涉及到“我的后半生”的大事,每个人都会进行利益算计。在济南高新区的可预期改革方案中,如果个人考核优秀,所在的学校也能达到优秀级别,一年能多收入几万元。在看起来有些风险的“金饭碗”和旱涝保收但不温不火的“铁饭碗”之间,很多人的心理天平开始向“金饭碗”倾斜了。而且,更为关键的是,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正在发生变化,尤其是养老金“并轨”的政策改革——教师作为事业单位人员,与城镇企业职工相比曾颇有优势的退休养老保险模式发生改变,双轨制即将并轨。也就是说,企业和事业养老金差不多。因此,对于曾经更看重“未来钱”的公办教师队伍,观念会产生很大的改变——既然“未来钱”没有优势了,何不选择“现时钱”这一选项?所以,以前总担心没有了编制,就相当于把“铁饭碗”丢了,但在“铁饭碗”的含金量越来越低的情况下,更多人也就具备了接受虽然风险系数更高但含金量也更高的“金饭碗”的心理基础。

    当然,采用绩效更强的“岗位管理”方式,对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积极性、提高当地教育的质量和水准,一定是好事。但将个人业绩和学校总体业绩捆绑考核的方式,可能会增加教师的功利思想,这一点应当引起注意。

    济南高新区这项改革的效果,还有待观察。教育领域的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,其基本原则是不能违背教育规律,既要让教师有更大的获得感,也要让学生和家长有更大的获得感。但无论如何,在新的时代背景下,济南高新区勇敢地走出了步伐很大的第一步。而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,不仅在“顶层设计”中阔步向前,也在一次又一次主动叩问自身命运的“基层探索”中实现着飞跃和突破。

    (作者陈先哲,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)